本站公告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首页
资讯
教与学
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
高考真题
中考真题
分类汇编
购物
在线考试
好域名
收购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建设之途径
时间:2014-08-19 00:09:58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人
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建设之途径
文/金晓蕾
摘 要: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课堂上有效展现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三方面探索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数学文化;体验;课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把数学文化内容和各个模块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里强调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数学文化,就是用文化的角度来解释数学。实际上,高中数学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数学学科的教育,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教师只有从文化角度上展开
数学教学
,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真正热爱上数学学科。为此,本文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建高中数学文化。
一、课堂上有效展现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
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也是教师传授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重要场所。从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人为强加的结果,并且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非常自然的。在现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材中,每一章节的首页都有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插图,在每一章节的背后都有一个研究性课题或者一两篇阅读材料。在课文中的附注是数学家的简介或者数学史料,这些都是与数学文化有密切联系的。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有效开发教材中数学文化资源。在传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方法的时候,创设相关数学知识来源的文化背景。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之外,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的资源进行扩展延伸。如,可以开设专门的数学文化知识课程,或者举办数学文化的专题知识讲座来传授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学习数学,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
数学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应该通过介绍文化背景来讲授新知识。如,在讲授一个数学新定理的时候,教师应该考虑放置在一个恰当的文化情境中,也就是说先介绍文化背景,然后从中引出数学定理,这样使学生在文化背景中理解了定理产生的必要性,之后教师再论证定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最后再证明定理,这样使学生对定理理解自然深刻。
总之,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关注数学知识生成的文化背景,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些数学知识还原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毫无作秀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才能达到构建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目的。
二、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
从目前数学教育的状况来看,很大程度上数学教学是一种解题教学。目前,高考还是选拔人才的一种主要方式。虽然数学解题不是数学学习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但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考查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还是考核学生解题的能力。因此,在解题中承担着学习数学方法和传授数学思想的重要任务。
从数学文化立场上来看数学解题就是一个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创造策略、灵活运用技巧和程序化的有机结合统一体。在高中数学中,解题的探索过程实质上也隐约包括数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作为数学教师可以把这一探索过程扩展到文化的范围之内。这解题的探索过程是数学文化的体现,但经常被最简洁的数学结论所覆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和提示,向学生模拟数学家探索答案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文化。为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定理的时候,不应该仅限于让学生记住或者会运用解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从定理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使学生难以从文化的角度上去理解数学。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解题教学,如,教师在讲授角度、空间距离等这些概念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物模型,或者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把模型展示出来。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的时候,应该传授古人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这样使解题成为一种文化。
三、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数学文化的时候,应该考虑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学科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理科的基础。”再加上数学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文化。
为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仅仅展示数学模型,应该教导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进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并且引领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教学策略。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介绍人文学科和数学学科结合的例子,这样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林夏水。数学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3-07-01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青浦第一中学)
上一篇:
以情导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 下一篇:
从加减“消元法”谈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优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WAP
| |
【推荐网站】:
小题大做
|
好米店,买到就是赚到!
版权所有:
EDUY.NET
© 2006-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阳光数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06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