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首页
资讯
教与学
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
高考真题
中考真题
分类汇编
购物
在线考试
好域名
收购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几种类型
时间:2014-08-19 00:08:21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人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几种类型
作者/ 叶长兴
心理学
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一节课成败的关键。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只有创设出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
选择
。只有学生乐于融入其情境中,才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他才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去发展。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关于数学课堂情境的积累总结出来,与各位朋友共享。
一、竞争情境
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正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不仅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也是对学生适应社会的一种训练,必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比、学、赶、超”的动力。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这一节的时候,在做课堂练习时,可采取男、女队比赛的形式。在我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全体同学就都已置身于比赛情境之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热情高涨。
二、故事情境
爱听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童话、寓言、典故、谜语等,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还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加进一定的情节,编成一种有趣的小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完“最大公因数”后,我将一道练习题编成这样一则小故事:老虎的家里有块土地,特别爱长杂草,怎么办呢?于是,老虎想把房子装修一下,请狐狸做参谋。到了周末,老虎找来了森林里所有的大力士,有狮子、大象、熊……他们都是搬运工。还请来了兔子、松鼠,因为他们心灵手巧,就让他们铺瓷砖。开工了!铺什么样的瓷砖?需要多少块呢?这两个问题都留给了参谋长狐狸。狐狸拿出卷尺,量了一下泥地,长正好是20分米,宽正好是16分米,他想:就用块数少的正方形瓷砖吧,要边长最长,面积最大,还要正好铺完。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虎,老虎十分赞同。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到底要多大呢?要多少块?狐狸在一旁算了起来……同学们,谁能帮一帮狐狸?学生一听,顿时活跃起来,经过一番思考讨论之后,争先恐后解答这个难题。
三、游戏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因为它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思维特点。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把新知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游戏中学到新知识。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红红和佳佳,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几个月饼?”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接着我又说:“现在只有1块月饼,要平均分给红红和佳佳,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会说:“每人一半。”这时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半个月饼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就成了学生自身的渴望。
四、操作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操作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3年的年历;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宽、边长。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又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大胆创新,多创设一些有趣的课堂情境,利用兴趣的迁移原理,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充满无限乐趣。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高家店小学)
上一篇: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低年级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尝试
; 下一篇:
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与分析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优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WAP
| |
【推荐网站】:
小题大做
|
好米店,买到就是赚到!
版权所有:
EDUY.NET
© 2006-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阳光数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06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