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案例分析:椭圆定义推导

时间:2014-08-19 00:01:39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教师拿起两个学生所画的椭圆展示)

同学们画椭圆时,线段长是事先给你们的,并且是一样长,为什么我们所画的椭圆不一样,有扁有圆呢?

学生5:这于两定点F1、F2的位置有关。

教师:很好

我们改变一下F1、F2的位置,大家再画一画,看一看到底有何关系?

学生6:F1、F2位置越近椭圆越圆,F1、F2越远椭圆越扁。

教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总结的非常好。

如果我们不改变F1、F2的位置,只改变线段长,大家画一画它们又有什么联系?

学生7:定线段越小椭圆越扁,定线段越长椭圆越圆。

教师:答的非常好。

设|F1F2|=2c,|PF1|+|PF2|=2a,如何通过a、c刻画椭圆扁圆程度。

(课堂上顿时安静,学生陷入思考、讨论)

学生8顿悟:当 越小时,椭圆越圆,当 越大时,椭圆越扁。

教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他的结论对吗?

(教室中又陷入讨论、不敢肯定)

教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去画一画。

(学生检验后,发现是正确)

学生齐到:正确

教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椭圆的定义,知道了椭圆与两定点位置以及定线段长有关。给定了线段长,两定点位置就真的一定能作出椭圆吗?大家讨论以下,这里有没有条件限制。

学生:(动手实验,讨论,总结)

教师:(演示课件:展示2a>2c,2a=2c,2a<2c,三种不同情况的轨迹)

根据我们动手实验、课件展示,以及讨论,大家进一步总结定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我对初三数学复习的理解和做法 ; 下一篇:送 给 高一 新 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