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首页
资讯
教与学
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
高考真题
中考真题
分类汇编
购物
在线考试
好域名
收购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观念的转变
时间:2014-08-18 23:21:55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人
难改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由于目前倡导的很多数学新观念不是教师自身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外部注入的,所以,需要教师刻意地、主动地挑战和打破原有的观念体系,改变观念的图式,形成新的数学观念系统,这必将是一个艰苦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原有的程序性数学观念与所倡导的数学观念存在矛盾和冲突时,这种艰巨性更为突出。例如,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数学看成是由一些符号、运算、法则、技巧等组成的集合,在教学时更注重教师对现成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课程改革实施三年后的今天,在现实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把知识“灌”给学生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因此,要在短期内改变旧有数学观念的“惯性”和教师实质性地转变数学观念的“惰性”,实非易事。
(二)外部因素
通过与实验教师座谈、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落实新的数学观念时还受到许多外部现实因素的干扰,并且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多教师反馈,现行的相对落后的
教学管理
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包括以后要面对的高考制度)、社会观念、教学设备、经济条件等都是制约教师将新观念付诸实践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假设有这么一位教师,他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该用大量枯燥的重复训练把学生训练成解题高手,因此,他在教学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他的课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日益高涨,数学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学期结束以后,学校仍然对学生采用简单化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这位教师的学生的
考试
成绩很有可能不如其他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而学校又以学生成绩这个单一指标去考核教师,并且考核的结果又与奖惩挂钩,学生家长或许也会以“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成问题”的理由来指责该教师。面对这些现实的压力,很多教师往往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回原路。这种数学观念的迂回变化也决定了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教师数学观念转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挑战自身原有数学观念的束缚,冲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为教师转变数学观念、改变数学教学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能否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数学观念,并把陈述性数学观念转化为程序性数学观念,再进一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对于此次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变数学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学习方式,而数学教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又会进一步促进数学观念的转变。所以,只有从教学实践入手,才能避免就观念谈观念,才能从更深的层次来研究教师的数学观念;只有兼顾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和教学、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才能取得数学课程改革的真正成功
上一页
[1]
[2]
2
/
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关于双曲线教学的几点改进意见
; 下一篇:
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优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WAP
| |
【推荐网站】:
小题大做
|
好米店,买到就是赚到!
版权所有:
EDUY.NET
© 2006-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阳光数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06877号